登记管理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登记管理

事业单位年度报告公示(秦皇岛市气象局)

时间: 2022-06-27 作者:秦皇岛市委编办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1303004024704942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1  年度)

 

 

 

 

 

 

秦皇岛市气象局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秦皇岛市气象局

宗旨和

业务范围

为国家建设和社会生活提供气象管理保障、气象预报、气象观测、专业气象、气象科技和人工影响天气服务。 气象防灾减灾、天气预报、专业气象服务、气象信息咨询及电话服务、气象影视广告制作、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秦皇岛市海港区建设大街262号

法定代表人

居丽玲

开办资金

7894.12(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河北省气象局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538.62

7134.84

网上名称

秦皇岛市气象局.公益

从业人数

65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无应变更登记事项

一、严格执行章程 一年来,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市局党组学习的重点内容,纳入党组、党支部、机关党委会议的第一议题,年内党组会学习11次、中心组学习11次。制定落实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工作任务台账。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二、按照核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围绕年初制定的总目标,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 (一)深化气象灾害预警联动,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全力以赴做好极端天气应对防范 统筹“准确率”和“提前量”,监测预报预警核心业务能力得到强化。持续加强研究型业务成果在预报预警业务中的应用,开展双极化、风廓线雷达等产品在短临预报中的应用,开发雷达回波外推预报产品,建立了灾害性天气快速识别系统,汛期开展短临3小时精细化落区降水预报业务。建立全市气象预警应急联动机制,气象灾害影响及损失有效降低。瞄准“快”“广”工作目标,部门发、同步转、协同播的工作机制日臻完善。 (二)加强气象服务能力建设,突出生态领域优先发展,主动融入保障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 坚持一体化推进,生态气象服务保障能力日益增强。新建生态气象站1套,开展“水土气林生”生态气象通量观测,实现对沿海地区森林为下垫面的独特气候状况实时监测;建成我市首个海上平台气象站。坚持聚焦地方特色产业,乡村振兴保障服务效益凸显。完成青龙板栗“气候好产品”生态气象品牌创建。坚持智慧化转型,重点领域、重要时段气象保障能力全面提升。 三、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出台党组直联专家制度,公布4名首批直联专家名单。安排指导老师开展一对一培养,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人才激励机制。采取市局立项项目时设立加大青年人支持力度、创新团队中要求必须吸纳两个以上35岁以下业务人员等措施,激发青年人勇于创新主动性、积极性。实行个性化、差异化培养,安排青年人才到上级业务单位进行业务交流。依托院士工作站、职工创新工作室、创新团队等平台,邀请专家指导授课18人次、举办大讲堂6人次。召开共话海洋气象护航蓝色经济研讨会。市局“气象科技创新工作室”被授予“河北省工人先锋号”和“第七批河北省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称号。申请获批科研项目22项,其中省部级2项、司局级4项,自立7项。发表核心期刊11篇,取得实用型专利4项,完成2项市级科技成果转化认定。 四、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下一步努力方向。 坚定不移大力推进现代化建设,不断提高全市气象整体实力。锚定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目标,着力提升气象核心业务能力。发挥市厅合作机制作用,助力推动“十四五”规划落地见效。防范应对极端天气过程,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强化极端天气精准预报预警。落实多源观测资料融合应用,充分发挥新型观测设备在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中的作用。利用现有观测手段,开展灾害天气实时监测业务。推进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业务。落实“递进”预报服务工作要求,建立健全气象灾害应急联动体系,探索极端天气下的决策服务、行业服务和社会服务服务程序、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的改革。厘清职责边界规范履职尽责。做好生态文明建设服务。争取省级业务指导,应用臭氧污染机理和预报技术,提升精细化臭氧预报和评估能力。开展不同天气背景下不同区域的差异管控措施分析评估。做好乡村振兴气象服务。 五、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2021年我市气象工作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河北省气象局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市气象干部职工努力奋斗的结果。2人为R&D科技人员、19人为非R&D科技人员,研究型业务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人参加省局创新团队,2人入选省局青年英才人才,1人获第七届秦皇岛市“能工巧匠”称号。落实科技创新人才激励与管理制度,评选秦皇岛市气象科技创新人才9人。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填表人: 张雪洋  联系电话:18233598359  报送日期:2022年03月22日